目前造紙消費處于快速增長期,預測“十二五”產能增長依然是主基調。上海地區提出2015年紙及紙板生產能力要達到188 萬噸,比“十一五”末增長88%,在當前上海人均消費紙張125Kg背景下繼續增長產能供應,表明紙張消費依然有較大增長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內目前人均消費64Kg 水平并不過剩,因此預計“十二五”規劃中產能擴張依然是主基調,換言之,國內造紙企業未來5 年依然有成長性。
預計“十二五”規劃中對造紙環保執行力度將趨緊,而產業集中化更明顯。上海地區新增產能全部在原有工業區,我們據此判斷未來5 年造紙工業產能集中將更為明顯,這將最大可能集中治污,減少處理污染帶來的費用,因此新增產能更有可能集中在已有的產能區域中,如山東、浙江、廣東、浙江等地區,這些地區產能已經上規模,企業基本會自覺遵守國家污染物排放規定,節約了國家監督治理成本,因此行業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更為明顯。
預計“十二五”發展策略上偏向于利用廢紙資源造紙企業。上海提出未來將更注重利用廢紙再生進行造紙,形成循環經濟,減少原生漿進口,以降低木材砍伐水平。由于廢紙造紙具備環境污染相對較小、廢物再利用,對植被的破壞較少等優勢,我們認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很有可能提出對廢紙生產企業進行扶持的規定。
預計“十二五”規劃中也將提出重點發展造紙高附加值產能,特種紙迎來發展良機。上海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大力提倡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和深加工產品。因此,我們預計國家層面的“十二五”規劃中或將提出提高研發支持力度,鼓勵現有造紙企業開發出各類特種紙產品,從而迎來特種紙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