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人工林既是中國發展現代林業的基石,更是中國發展現代造紙的重要保障。"近日,金光集團APP中國林務外宣部總監、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蔣伏利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中國"林漿紙一體化"的最積極的倡導者和實踐者,APP(中國)專門設立了林業管理機構,以大力科學發展人工林,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發展模式,降低生產經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在科學發展人工林層面,APP(中國)投入巨資在海南定安縣和廣西欽州市設立現代化的研發中心和苗圃,集科研和生產于一體,采用無性快速繁殖、菌根、組培等世界先進技術科學育苗。同時,APP(中國)采用SOP標準造林作業程序、數字化管理、機械化等現代化營林措施發展速生豐產林。尤其是科學育苗, APP(中國)林務研發和育苗中心采用國際領先技術和配套設備,專門從事林木育種、組培苗生產、菌根生產、土壤、肥料及林木病蟲害防治等研究工作,是國內最大規模的林木科研和苗木生產基地之一。APP(中國)期望通過研發,在維護林地長期生產力、森林健康與多樣性的原則下,提供優良品質、最適施肥、維護林分健康等的經營技術,供營林所需。
在數字化管理方面,APP(中國)在速生豐產林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吸收應用,以逐步實現數字化林業管理。如全球定位系統與自主開發的地圖管理系統,小班檔案管理系統的配套使用,實現了林地面積測量與森林資源監測、小班檔案管理等的數字化作業。林務現場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利用,使林場林業員可以利用手機像網絡平臺發送林地現場作業情況的數字化作業,使各級管理者"足不出戶"即可掌控林地現場作業情況,實現了公司資源系統的優化配置。
在機械化作業方面,為了更好地提高造林作業時效,APP(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將各類先進機械設備引入林業生產,應用到林地清理和除草作業、備耕作業、采伐作業等勞動強度較大的作業類型中。機械化作業不但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人工林產量而且還可以減少對非種植區域的開墾,將更多采伐剩余物回歸土壤,有效提高了人工林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回復功能。
未來,APP(中國)將持續進行環境影響監測與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改善措施,降低營林過程中的環境影響,推進生態經濟效益,創造環境經濟貢獻,實現公司林業的可持續經營。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