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27日向各地下達今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其中煉鐵、煉鋼、水泥、電解鋁等6大重點行業的淘汰任務大幅超過國務院通知要求,增幅最高的是造紙行業,下達的淘汰任務是432萬噸,比通知要求的53萬噸增加715%。
政府強調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各地要盡快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分解到地、市、縣和企業,限期在當地媒體和互聯網上公告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設備、淘汰時限及企業名單,確保今年應淘汰的落后產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具體表述見附錄1)
研究結論..落后產能淘汰432萬噸超預期,淘汰目標應集中于文化紙和白紙板。行業落后產能淘汰超預期,從之前53萬噸提升到432萬噸水平,提升幅度超過700%,由于行業中大部分落后產能集中在中小紙廠,且主要以文化紙、白紙板等為主,我們預計此次落后產能淘汰將集中整治中小紙廠。
政府鐵腕淘汰,出局企業應以先期環保標準為標桿(表1),國內白紙板和文化紙產能加總不超過2700萬噸,此次淘汰率20%。我們判斷環保與否將是淘汰的主要標準,按照之前環保部的文件通知,造紙企業COD排放量150mg/L是一個分界線,目前國內中小公司能夠達到這一水平仍在少數,因此這一硬指標將或成為衡量造紙中小企業的生死線。從政府文件精神看,政府此次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很大,且要求落后產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我們測算將導致文化紙和白紙板行業內超過20%的產能出局。
我們預計大型文化紙和白卡紙廠將受益,而箱板紙、銅板紙、新聞紙不受影響。我們認為文化紙企業和白卡紙生產公司最為受益,因為國內落后產能一般采用草漿等生產書寫紙和白板紙,因此作為這類產品的替代品,中高檔文化紙和白卡紙將享受落后產能淘汰帶來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由于箱板紙、銅版紙和新聞紙國內集中度較高,且產能基本集中于環保合格的大廠,因此落后產能淘汰對其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