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占國土面積77.1%的林地所創造的產值僅占全市GDP比重的10.8%,林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與森林資源的優勢地位很不相稱。”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說,梧州要用全新的視角,全新的理念,鼓勵規模種植,加快林業發展,著重培育林板、林漿、林脂、天然香料香精和森林生態文化五大林業產業,到2015年實現總產值150億元以上。
重點發展林板產業。新建50萬畝原料林基地,人造板總量要達130萬立方米。原料林基地樹種以大葉櫟為主,改造50萬畝成、過熟馬尾松林。建設100萬立方米的中纖板加工基地,在岑溪、藤縣建設板材家具制造業加工基地,在旺甫建設細木工板加工基地,在塘源工業區建設5萬噸甲醛生產線、8萬噸膠粘劑生產線,甲醛產量達10萬噸,膠粘劑達18萬噸。扶持三威集團提高生產能力。
強力推進林漿產業。建設30萬畝竹漿原料林,竹漿年產量15萬噸;建設100萬畝木漿原料林基地,木漿年產量60萬噸。在藤縣赤水工業園區建設竹漿紙廠,年生產30萬噸竹漿、35萬噸高檔文化用紙,在藤縣塘步鎮建設木漿紙廠,規劃年產90萬噸木漿。
扶持做大松脂產業。改造建設150萬畝松脂原料林基地,松脂和松香年產量分別達到12萬噸,松香深加工產品年產量達到13萬噸。梧州松脂公司以生產食用松香為主,梧州日成林產化工公司以生產歧化松香和膠粘劑為主,廣西荒川化工公司以生產聚合松香為主。
全面發展天然香料香精產業。改造建設八角林地100萬畝、玉桂林地100萬畝,年產八角1.8萬噸,生產茴油0.083萬噸;年產玉桂1萬噸,生產桂油0.04萬噸。建設1個香料香精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玉桂速生豐產林示范基地、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和產品粗加工廠。以藤縣太平農貿市場為依托,培育香料香精交易市場。建設15萬畝藥材基地,藥材年產量達到3萬噸。以現有的10家制藥企業為龍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促進中成藥的生產和中藥材的流通。改造建設5萬畝油茶林,新建30萬畝油茶林,年生產茶油1.5萬噸,建設優質油茶采穗圃500畝。引進和扶持中高檔油茶加工企業。
做強森林生態文化產業。重點建設太平獅山、飛龍湖、岑溪吉太森林公園,配套建設白云山風景區、玫瑰湖公園、梁羽生公園、天書峽谷和六堡茶生態文化觀光區,建立完善的生態旅游體系。
梧州市林業用地(含園地)面積96.8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1.7%。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該市將建立政策法規保障、財政資金保障、科技與人才保障體系。